虽然在城市中居住的大部分人对老头乐深恶痛绝,也包括我:某次在非机动车道上堵车时,一辆老头乐直接插我左侧的空钻了过去,而且是轮胎压过我的脚(此时撑在地上等车流)的那种。(痛痛痛)
但今天在骑车之时,忽然想明白为什么老头要让自己乐了(平日里并没想过罢了):近日长沙开始降温,我患有寒风性荨麻疹(简而言之,吹冷风后皮肤起疹子),而由此我每天晚上出去骑车一圈,裸露皮肤处都会被风儿带起一片片的疹子。
于是骑车之时,便会想着:“有着什么东西可以挡挡风就好了”
爆论的说,绝对便利的通勤需要满足至少以下四个条件:低廉的购买和使用成本、遮风挡雨、不需要额外的法律证件、点对点的出发与抵达。
这是个几乎不可能四角:私家车只能满足遮风挡雨和点对点,公共交通只能满足低廉成本、无额外法律证件、部分遮风挡雨,电动自行车满足不了遮风挡雨。
但老头乐就不一样了,它几乎完美的满足了这四条,怎么想怎么都很快乐。
但由于安全问题和不便管理,老头乐开始进入政府的绞杀范围内。
但单纯剿灭老头乐这种车型并不能解决什么:需求依然存在。
短期内剿灭掉老头乐,对拥有相对完善的公共交通的大城市的老头来说,他们可以选择公共交通:尽管并不如此前那么便利。但对于县城以至于乡镇的老头来说,可能真的相当于卸掉了他们的半条腿。
老头乐的治理难题客观存在,但如果不用其他方式解决需求,而是直接扑灭现存的方法,怕是只会让其他更挺而走险的方法出现罢了。显然是要管理的,但一刀切可能恐怕只会更加引起民众与不食人间烟火的政府层的冲突。